《墜落的審判》:一場「跳樓」引發的婚姻審判 Loading...
資訊  2024-03-29

電影《墜落的審判》摘得第9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導演茹斯汀·特里耶也曾憑藉該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這部深受國際電影節青睞的電影3月29日在中國上映。

3月24日,電影在中國舉辦首映禮引發觀眾熱議並登上熱搜。《今日影評》本期節目邀請影評人周桂伊與我們一起前瞻這場充滿疑雲的家庭命案。

快問快答


墜樓案初啟懸疑幕

《墜落的審判》以一場沒有目擊者的墜樓事件開場,妻子涉嫌不忠,丈夫遭人毒手,故事中的墜樓不僅僅是引子,還包裹著婚姻關係、親密關係等種種人性的情感。周桂伊認為,《墜落的審判》並不是一部解惑式的懸疑、反轉的爽片。影片並不是嚴密完整的本格推理,甚至沒有出現對劇情完整性的結局還原,而是不斷地通過證人和自證的方式剖析婚姻關係中的層層立場。

電影中首先遭受審判的是女主角的女性身份。影片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性別調換,男性犧牲了很多時間照顧家庭,女性的事業蒸蒸日上,並且女性並不覺得自己在婚姻里有非常多的虧欠,但是女性因為丈夫的提議從大城市回到了小鄉村生活。展現出了女性身份具有的配合性和服從性,不管女性多麼優秀,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受限於「女兒」和「妻子」的角色。

「因為導演本身就是女性,所以她在影片中細膩又大膽地呈現了女性難以啟齒的婚姻感知」周桂伊說。

其次是對母子關係的審判。我們總會認為母子之情天然超乎父子之情,但是電影的結局中媽媽贏得了官司,孩子卻說對母親有些害怕。因為女主把更多時間放在了事業上,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孩子作為他們婚姻中的存在者和圍觀者,如此下墜的婚姻給他帶來了精神恐懼。

最後是對親密關係和對人生間的此消彼長的一種審判。影片中有許多非常大膽的台詞,比如,妻子對丈夫說:「你為什麼老是認為是照顧家庭剝奪了你的寫作,寫作事情本身只需要才華而不需要時間。」丈夫則說:「你要的根本不是伴侶,你要的是配合者。」如此針鋒相對的台詞把兩性關係的深刻、恐怖以及無處消解的悲憫充分地表達出來。

搖搖欲墜的婚姻關係

1973,英格瑪·伯格曼在電影《婚姻生活》里就已經談論過婚姻問題。而《墜落的審判》用「審判」的方式將親密關係帶來的危險性與安全感呈現出來。「墜落」的是婚姻關係,而不是表象上的墜樓;而「審判」的則是對人生的反思。

除此之外,影片中通過對與「墜落」相關的實項和虛項的呈現,探討了許多關於身份認同、情感需求的問題。實項就是墜樓的事件本身以及為了確定死者的死因而不斷發生的墜樓爆破實驗;虛項則是兩人在吵架時關係的被摧毀感,墜落的不僅是男主,而是因為婚姻而裹挾著的兩個人的人生。 

影片用了許多方式進行主角婚姻危機的效果構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障礙的呈現。男主是德國人,女主是法國人,當他們選擇英語作為中立語言的時候卻發現誰也聽不懂對方說的完整的意思。「我覺得這是對婚姻溝通的一種意向的表達,即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去傾聽對方的意見以及非常清楚地知道對方想給我們傳達的意義」 周桂伊說。

tips:這些視點不容錯過

除了深刻的主題之外,《墜落的審判》中這些精彩視點也可以留意欣賞:

1.寵物狗。這條寵物狗貫穿了電影的始末,影片中有許多它長時間的凝視鏡頭,作為這段婚姻的旁觀者它既不能說話,也不能夠參與,它就像是觀眾的替身,是串聯故事的線索 。

2.審判的核心:錄音。在電影的前半部分導演一直在用「障眼法」讓觀眾感受到女主的言行不一,而爆出來的錄音讓大家忽然發現他們婚姻居然是如此千瘡百孔,這樣通過聲音將故事的錯亂感以及主人公憤怒和隱忍的痛苦本質抽離了出來。

3.看不見的男孩兒——丹尼爾。孩子在婚姻關係裡面永遠都是最後知道真相的人,孩子是沒有辦法真正地用他的閱歷去感知成年人的複雜的。所以當他以不能看見的形象出現,但最後又充當了必須審判父母的角色的時,表達出了電影對破碎的婚姻中孩子在承受著什麼的悲傷的探討。

節目最後,周桂伊希望將影片推薦給想進入婚姻的人、正在遭遇婚姻危機的人以及希望在婚姻關係處理好養育問題的人。「但是因為國情的差異,電影中的女性角色對於今天的中國女性來說還有很遙遠的距離。」周桂伊解釋道:「關係是配合人生而存在的,《墜落的審判》則把婚姻關係放到了過於重要的位置進行審判,彷彿所有的不堪、失落和不被認可都是婚姻關係帶來的,這也告訴我們當你的人生正在墜落時,不要把所有的重量都系在婚姻關係上。」

《墜落的審判》深刻剖析人性,能觸動每個人內心的情感波瀾。這波瀾如同鑰匙,形狀各異,引領我們尋找答案。